資訊中心
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熱潮剁手黨們多已經收到貨了吧!但“剁手黨”的熱情還未褪去,除了享受著“剁手”的快感,你是否注意到,當你購買或者瀏覽過某一件物品之后,該網站會貼心的每日推送相關產品,而且在其他購物網站上,類似的物品也會時常出現在你的視野里。是大數據時代提供給我們的便利,但是不免個人信息被“偷窺”的錯覺,網絡服務器安全也成了整個世界關心的話題。
其實在大數據時代,網上“留痕”的個人信息被采集、分析、推送等模式無處不在,個人信息被泄露、被濫用已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網絡安全防護勢在必行,“安全”早已成為互聯網領域永恒的主題。網絡上的信息泄露已經夠可怕了,更可怕的是平臺服務器內的詳細用戶信息安全,此前,西方媒體報道5000萬用戶信息遭泄 臉書股價大跌蒸發370億美元。
“無處遁形”的隱私信息和大數據分析的廣泛應用不僅給公民帶來巨大安全風險,對于欣欣向榮的工業互聯網來說,也在面臨嚴重威脅。工業互聯網重大安全事件接連發生,我們應當加快完善內部安全機制、動態網格安全防御機制、信息和重大安全融合機制,確保工業互聯網安全發展。
那么,在這場對抗網絡“隱私”泄露的“斗獸場”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和手段來出奇制勝呢? 法律約束與專業人才培養,服務器數據三管齊下。
信息安全除了需要法律“保駕護航”,也要有專業人才來助力。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帶來安全威脅的同時,大數據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也有成功應用:隨著傳統安全威脅演變至如今的高級威脅,即由原本以破壞為目的、低頻次、破壞單個服務演變至如今的獲取敏感數據、長期持續潛伏攻擊并針對機構區域和國家,信息安全正在越來越變成一個大數據分析問題,大規模的安全數據需要被有效地關聯、分析和挖掘。
除了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普通網民和中小企業又該如何從自身著手防護隱私安全呢?業內專家表示,網絡信息安全管理需要全民參與,從身邊小事做起,所謂“不掃門前雪,何以掃天下”。
對于企業單位和政府相關部門來說,除了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的網絡安全分析培訓,還要加強企業網絡安全的管理。首先應考慮在宏觀上建立動態有序的系統管理制度,依托較強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搭建計算機技術平臺,建立起一套安全的防護體系,高科技的加密技術,能夠有效的抵制外來惡意軟件的侵襲,保證網絡服務器的安全。
技巧1、堵住安全漏洞
限制系統物理訪問是確保路由器安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限制系統物理訪問的方法就是將控制臺和終端會話配置成在較短閑置時間后自動退出系統。避免將調制解調器連接至路由器的輔助端口也很重要。
技巧2、避免身份危機
黑客常常利用弱口令或默認口令進行攻擊。加長口令、選用30到60天的口令有效期等措施有助于防止這類漏洞。用戶應該啟用路由器上的口令加密功能,這樣即使黑客能夠瀏覽系統的配置文件,他仍然需要破譯密文口令。
技巧3、限制邏輯訪問
限制邏輯訪問主要是借助于合理處置訪問控制列表,使用入站訪問控制將特定服務引導至對應的服務器。為了避免路由器成為DoS攻擊目標,用戶應該拒絕以下流量進入:沒有IP地址的包、采用本地主機地址、廣播地址、多播地址以及任何假冒的內部地址的包。用戶還可以采取增加SYN ACK隊列長度、縮短ACK超時等措施來保護路由器免受TCP SYN攻擊。
技巧4、禁用不必要服務
擁有眾多路由服務是件好事,但近來許多安全事件都突顯了禁用不需要本地服務的重要性。另一個需要用戶考慮的因素是定時,即使用戶確保了部署期間時間同步,經過一段時間后,時鐘仍有可能逐漸失去同步。用戶可以利用名為網絡時間協議(NTP)的服務,對照有效準確的時間源以確保網絡上的設備時針同步。
技巧5、堵住路由器的漏洞
對于黑客來說,利用路由器的漏洞發起攻擊通常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保護路由器安全需要網管員在配置和管理路由器過程中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在監管網絡安全事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內部管理,另一方面是外部管理,這樣做到內外結合防護效果更加安全,建立科學的防護系統,有效的保護電腦的安全。
互聯網非法外之地。營造和諧的網絡環境,不僅需要互聯網行業的自律和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更需要法律的清晰界定來作為維護網民權益的最后關卡。因為網絡安全已經不僅關系個人,更影響國家網絡安全,360回歸本土就是很好的證明。網絡安全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