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自2016年工信部開啟新一輪CDN牌照的發放,截止4月13日,共有114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CDN牌照。2016年,眾多資本涌入CDN市場;2017年,CDN價格戰全面爆發,新舊勢力的激烈競爭,導致CDN行業格局巨變,已呈現“傳統CDN服務商、互聯網巨頭、共享型新興CDN服務商” 的三足鼎立局面。
走出“價格戰”陰霾后,2018年CDN行業有哪些新趨勢?企業該如何把握新風口?
政策監管將再次重塑行業格局
隨著全球CDN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CDN的重要性逐步增加,工信部將明確對CDN市場的監管目標:
(一)清理整治自建傳輸市場。價格戰影響下使得企業虧損擴大化,未來兩年間,隨著CDN業務在云計算占比不斷提升,而CDN的剛性成本即帶寬成本無法進一步壓縮,流量的成本將隨著CDN規模擴大而線性增加。CDN市場熱點將必然由價格轉戰至質量服務比拼。
(二)在跨境數據通信和境外聯網的合法合規性方面,CDN企業必須依據嚴格規定開展跨境數據通信業務。
(三)在全國范圍內對互聯網網絡接入服務市場開展清理規范工作,主要包括資質管理和資源管理兩方面內容。
第六屆亞太CDN峰會上,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副主任/高級工程師胡海波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就CDN的市場監管開展三方面工作:一、嚴格事前準入,對于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的企業將重點查處;二、完善源站客戶、CDN服務商、基礎運營商兩兩之間的互操作標準和CDN-Https行業標準等;三、在《跨境數據通信產業聯盟》的技術標準組內下設CDN研究組,對于跨境連接、交付和服務規范開展研究,繼續加大對CDN市場的監管力度,保證CDN行業良性發展。
人工智能、5G和邊緣計算為CDN行業迎來技術新風口
目前,市場集中化趨勢明顯、價格戰格局下行業生存艱難、投入成本過高和CDN廠商需滿足用戶更高的服務需求已成為整個CDN行業面臨的困境。另外,歷經價格戰洗禮后,2018年整個CDN行業開始進入負毛利時代,如何立足成為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人工智能、5G和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并開始被應用到CDN行業中來,對行業產生深刻變革。
(一)人工智能在CDN中的應用體現在兩方面:
1.內容的搜索和人/物鑒別方面,利用AI開放通用能力(如語音、人臉、圖像識別),基于CDN內容庫查找特定的對象(人、物、一段視頻等)、視頻監控應用可以實時跟蹤和鑒定特定的人或者不文明的內容;
2.內容的導航和推送方面,重新設計IPTV&2.OTT等導航輸入界面,并實現語音識別、眼動跟蹤、手勢識別、表情識別、上下文感知等導航(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并根據用戶的喜好,CDN節點智能推送用戶想要觀看的內容。
(二)多接入邊緣計算(MEC)平臺幫助實現CDN功能和內容的下沉:
1.大部分內容遷移到邊緣CDN節點,而且可以在邊緣進行實時轉碼,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2.CDN系統的各種控制和調度移向邊緣,在邊緣完成各種調度和操作,極大提高了用戶的響應速度,提高用戶的體驗。
(三)5G時代,移動互聯網和CDN部署架構更加一致,5G技術將使得CDN節點直接擴展到無線基站。另一方面,5G的高帶寬接入優勢保障了CDN各邊緣節點通過網絡的虛擬化和網絡切片實現互聯互通。
互聯數據亞太高防CDN分流,用戶http請求無憂后端請求全云架構,負載均衡穩定可靠Web端全面部署云,彈性擴容靈活多變海量節點優化線路,全網覆蓋快速接入額外超高性能緩存,保證靜態快速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