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庫
據IDC專業人士介紹,中國或在2023年成為全球最大私有云IT基礎架構市場,2018年,中國私有云和公有云IT基礎架構的年度投資總計120.1億美元。2018年IDC最新發布的云核算IT基礎架構季度跟蹤報告結果,其(包含公有云和私有云)中的IT基礎架構產品(服務器、企業存儲和數據中心的銷售收入達到33.6億美元。
私有云公有云服務器免費測試:http://www.bxgb88.com/cloud/hk.html
與全球市場不同,中國云IT基礎架構支出的增長速度均遠高于全球市場。無論公有云還是私有云,相應IT基礎架構支出在中國的增長速度都是全球增速的兩倍左右。2018年中國云市場占全球市場12%左右,5年后中國私有云IT基礎架構支出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那私有云 公有云適合哪些行業?
1、類似個人小網站、初創小公司建議選擇公有云,條件是如果你的產品沒什么需要保密的東西,不是很關注數據安全問題,同時目標用戶時互聯網用戶,那么純公有云是可以的。公有云在降低業務成本的同時,為業務做好架構,做好基本展示;
2、只做網站、客戶交互測試,這些公有云服務器只需要按需付費即可,如果你是公司內部辦公或財務軟件,那么私有云沒有商量。。
3、還有就是數據災備,這個可以考慮以公有云的形式做數據的容災(公有云廠家的機房以及容災能力叫企業自建要強不少)
像茅臺、格力這些企業規模較大,本身又不是做互聯網的,局域網內部應用的程序較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建立私有云,這樣不僅提升服務器硬件資源的利用率;縮短業務系統的上線周期;降低運維人員的運維難度,提升運維效率;也符合企業對國家安全監管的需求,建議搭建自己的私有云;
如果是公司業務系統,那么混合云是必須的。把關鍵數據放在私有云上,api接口放公有云,中間用可靠鏈路訪問。
個人認為混合云是未來的一大發展趨勢,就像,在純電動車目前還不滿足客戶需求的大背景下,混合動力的汽車更滿足市場需求。公有云與私有云的融合可以很好解決企業需求,既保證較合理價格,在安全方面也能滿足重點需求,企業也可以用到較大的帶寬等。
那我們幾個客戶舉例子(因為很熟悉),亞馬遜這種跨國企業就是“私有云”服務。創業團隊或中小企業一般用阿里云或者用公有云等。而本身做技術、大數據或者對云端有巨大需求的企業,有可能就是采用了混合云,即一部分用第三方云端,一部分用私有云。
除了產品優勢,在中國傳統(非云)IT基礎架構市場的年增長率上升的情況也可以看出。中國的云市場非常廣闊,各區域間存在IT發展水平不均的現實。隨著市場逐步經歷技術更新周期,IDC預計傳統IT基礎架構市場到2019年將繼續放緩。到2023年,私有云和公有云份額的變化將非常大,以及云環境在IT基礎架構總體支出中所占的份額不斷增加,將體現在所有地區和行業,企業快速上云點擊圖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