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庫
當很多IDC論壇列出未來一年影響技術發展的趨勢和問題時,通常都會有些長遠的考慮,例如可能設想幾年之后甚至幾十年之后的未來發展。而分析機構更是如此。例如,對于2019年,互聯數據正在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數據中心性能?需要做些什么?用戶在IDC網站能查詢到什么?那么IDC管理者在未來一年中可以怎樣做?
1、完全感知的數據中心將成為現實
感知網絡是指通信網絡能夠感知現存的網絡環境,通過對所處環境的理解,實時調整通信網絡的配置,智能地適應專業環境的變化。通過字面不難理解,感知網絡實際上可算是SDN的升級版,SDN是用軟件來定義網絡,將網絡進行軟硬件分離,通過軟件集中對網絡進行控制,而感知網絡更進一步可以對網絡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發生異常或者變化可以自動進行網絡調整,確保業務順暢。
一個擁有感知網絡的數據中心,將不再需要太多的網絡技術人員,由感知網絡進行自我學習、自我管理就可以完成數據中心網絡部分的運維工作,用戶也能時刻查詢到服務器的狀態,這是數據中心網絡技術演進的終極目標。
2、超越數據中心性能的主觀優化判斷
數據中心為企業業務提供關鍵服務。而在數據中心設計過程中,僅僅只注重功率和冷卻策略以試圖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是短視的。還有其他有效的措施有助于提升數據中心的成本效率,幫助其有效地適應業務戰略的變化,提高滿足計算需求的能力。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設計應具有五個主要目標:保證性能、時間效率、空間優化、資源利用和可持續性發展。這將有助于在數據中心的設計中獲得完全的效率。
3、采用有效的DCIM
DCIM旨在通過統一的平臺管理數據中心關鍵基礎設施,包括UPS、熱管理系統以及服務器等IT基礎設施,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聚合,最大程度提升數據中心的運營效率與可靠性。簡言之,DCIM是溝通關鍵基礎設施和IT設備的橋梁,是幫助運營者管理數據中心的“利器”。
4、更加關注邊緣集成
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連接是第一步,是基礎。基于海量工業數據的全面感知,通過端到端的數據深度集成構成網絡的邊緣層,再通過建模分析,實現智能化的決策與控制指令,形成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型制造模式。
5、保障機房設備正常運行
通過對機房環境支撐系統、監控設備、計算機主機設備定期檢測、維護和保養,保障機房設備運行穩定,通過保養延長設備生命周期,降低故障率。確保機房在突發事故導致硬件設備故障,影響機房正常運作情況下,可及時得到設備供應商或機房服務維護人員的產品維修和技術支持,并快速解決故障。
除了影響網站打開速度八大原因 此外,還可以向人工智能領域學習,現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視頻編碼和基因組研究等要求苛刻的應用已經離開研究實驗室范圍,并開始推動服務器微處理器市場的變革。借助加速處理單元,企業可提高數據中心工作流的處理速度。用戶也能時刻了解和查詢服務器的工作情況,了解更多香港數據中心情況咨詢互聯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