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庫
服務器與普通的計算機內部結構相差不大,包含cpu、硬盤、內存,系統、系統總線等。你有沒有想過,服務器種類那么多,到底哪個服務器最便宜?除了跟商家品牌有關,跟產品配置,售后服務,這些條件都差不多的時候,最便宜的云服務器一定是配置較低的基礎型。
首先,很多人認為,云虛擬服務器這類是最便宜的,其中包含舊服務器、團購服務器、云超售、裸金屬4種。這些服務器為什么便宜呢?舊服務器和團購服務器是在硬件的成本上做文章,降低硬件成本,技術上和一般的服務器沒區別。云超售則是在軟件上下手,降低成本提高售價。唯獨裸金屬服務器是從底層技術上革新,把成本降得最低。
便宜服務器免費試用:http://www.bxgb88.com/dedicated/hkcloud.html
四種廉價服務器哪個服務器最“便宜”?
1、舊服務器虛擬化:成本低 ,沒啥售后服務 ,這個方案沒什么技術含量。
很多服務器5年以上了但是還可以使用,運轉正常。信息技術公司又生命周期很短,所以很多硬件會被更替,就被一些虛擬化公司收購。這些舊服務器里的某些部件可能被簡單升級,甚至完全不升級就直接上架提供服務了。因為很多網頁服務其實只需要有個服務器就可以了,訪問量很低,對算力的要求也很低,所以這些硬件完全可以支持。這些服務器往往很廉價,甚至不要錢,因為財務上已經認為這些資產的價值是0了。買方甚至只需要出個運費和安裝費,然后以后收入能覆蓋電費就不虧了。所以對外的租用成本可以低得離譜。
2、大量采購壓低服務器硬件成本:
這個方式,大家是可以猜到的,就跟PDD一樣,團單是比單買要便宜的,然而這并不是這個采購形式的全部。
云計算公司或者虛擬主機租用公司(甲方),通過大單向硬件廠商(乙方)購買服務器,在購買的同時,甲方會附帶一系列的要求,比如摒棄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模塊以降低成本;再比如,做一些特別定制的甲方特殊需求。這樣一來,乙方一方面降低了價格,另一方面這樣生產出來的硬件,只有一個甲方會采購。因為只有一個甲方會采購這種硬件,甲方又有了壓價的可能性,除非乙方放棄生產線轉產,否則很難對抗甲方。
黑么?這就是云計算的本質啊!好比我成了最大的流量平臺,客戶都要從我這里購買,廠商也不得不給我低價。
3、云平臺超售,成本高 ,售后服務好,有一些技術含量。
那么服務器是怎么"超售"的呢?把一臺服務器當兩臺賣嗎?大致是這個意思,但是也沒那么簡單:
如果一臺16核的服務器可以被虛擬化成8臺2核的服務器,這就是最普通的虛擬化了。這樣做價錢也不會很低。然而,如果我們把一臺16核的服務器,虛擬化成16臺2核的服務器呢?是不是就可以賣更多的錢了呢?你可能會問:怎么還能有這種操作?!
技術上,其實早就可以這樣操作了,而且也算是個虛擬化技術里,半公開的秘密了。這樣虛擬出來的服務器,每個有2個“邏輯核”,好像一共有32個“邏輯核”,而實際上一共還是16個“物理核”。這就是服務器CPU的“超售”。說白了是個“賭博”。大多數時候,這16個2核服務器不會同時處于繁忙狀態,有的忙有的閑。忙的服務器就占據2個核的算力,閑的服務器就幾乎不占據CPU資源。這樣16個虛擬服務器可以相安無事。
一些云計算廠商會把這個“復用”率算入價格里面,因此客戶可能只需要付1.5個核的錢,就可以享用2個核的服務器了。問題是,如果這16個服務器同時繁忙起來怎么辦呢?那就沒有辦法了,這些服務器會開始搶CPU的資源,平均下來每個服務器還是只能占據大約1個核的算力。
這種場景會出現在計算密集型的云服務上,比如高并發的用戶訪問,或者集中的AI計算(可能一次需要幾百臺服務器跑3天的那種)。所以一些云服務廠商為了能賺取更多的利潤,會大量超售自己的CPU算力,閑的時候一切太平,忙的時候天下大亂。用戶花了1.5個核的錢,但是只獲得了1個核的算力甚至更低。
4、裸金屬服務器,成本高, 技術含量更高 ,售后服務好
裸金屬服務器和普通云計算主機有本質的不同。我們都知道一臺服務器,一般有這些部件:主板,CPU,內存,硬盤,網卡。(有些服務器需要GPU,可以認為它們接近CPU,先不單獨討論。)然而其實對客戶有實質影響的基本就是:CPU/內存/硬盤,這三個要素。基于這3個要素,我們的裸金屬服務器誕生了。
假設我們有一個超大超靈活的“主板”(好像樂高玩具的底盤),主板上可以插“計算卡”和“存儲卡”。一個計算卡,包括CPU和內存(也可以帶GPU);一個存儲卡可以帶一個4T的硬盤。然后這個大“主板”上再帶一個千兆網卡,解決所有計算卡的網絡需求。我們就組合出一個超大型的服務器了啊。想要算力就插“計算卡”,想要存儲,就插“存儲卡”。而且因為主板/網卡/機箱等等都是復用的,所以成本大大降低了。
裸金屬服務器的底層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基本是同時出現的。只不過云計算走的是軟件虛擬化技術,而裸金屬服務器走的是純硬件。
高性能無超售:裸金屬服務器因為是硬件的拓展,所以沒有超售這一說的。一個計算卡,就是一臺服務器,每個服務器都是用戶獨享的,沒有復用或者超售這一說。所以性能絕對有保證。
高可用:一個主板上有很多的“計算卡”,在一個計算卡發生“失敗”的時候,另一個空閑的計算卡可以馬上頂上來,這就實現了服務器的高可用性。因為失敗的比例不高,一個大主板如果有30個繁忙的計算卡(active),保留3個空閑的就算卡(passive)也就可以了,也就是active-passive的比例是10:1。然而如果是傳統高可用架構的話,客戶需要自己配置active-passive的負載均衡,比例一定是10:10,這樣一來,一定有一半的服務器要閑著!從這點看,客戶如果采用裸金屬服務器的成本又可以降低40%。